登錄號 | fsnrb02065 |
主要題名 | 北宋絳州重修夫子廟記 |
碑題 | 名稱 | 種類 | 大宋絳州重修夫子廟記 | 首題 | 絳州重修夫子廟記 | 別稱 |
|
性質 | 儒學 |
書法 | 行書 |
語文 | 漢文 |
高廣 | 類型 | 數值 | 單位 | 原拓 | 173×97 | cm | 拓裱 | 175×97 | cm |
|
裝潢 | 托裱 |
撰文者 | 李垂 |
刻工 | 𨁂跌望 集刻 |
印記 |
影像 |
印文 |
印主 |
位置 |
 | 膠西柯氏藏金石文字 |
柯昌泗 |
下右 |
|
|
著作、立石時間 | 宋 北宋 仁宗 天聖八年六月癸未朔二十八日庚戌; 1030 | |
出土地點 | |
影像原件 | 媒體類型 | 檔案名稱/編號 |
數位影像 | 全彩光碟代號: 105Y08b0066, 105Y16b0132 |
|
釋文 | 內容 | 出處 |
---|
大宋絳州重修夫子廟記
朝散大夫、尚書祠部郎中、充秘閣校理、知軍州兼管內勸農事、上護軍、借紫李垂撰。
三墳而下,聖人非一。首出千古,爲聖之至,我夫子焉。周公而上,聖曰堯舜,曰大禹、文王,曰湯武;周公而下,曰孔子。子没,千百年而迄於今,不復生謂聖人者。達者曰:亘萬世、終天地不復生,謂聖人也。蓋周孔之作盡之矣。後之有如周公、如孔子,烏越諸道?越諸爲過,過於不及,迷大中之用,烏聖耶?烏賢耶?楊朱、墨翟之書,詳其所存,亦君臣父子之説,然王霸未入,悖我天常,時惑之,謂孔墨焉。索于辭,果肆而爲叛者,又奚及耶?孟軻、荀况、揚雄、韓愈之徒,正性天質,孜孜思及,落筆行事,推誠理人,蔚焉而其文光,炳焉而其德耀。顯晦周變,率持於道,匪謂聖而謂賢者,所謂周孔之作盡之矣,止曰大儒、曰大賢。□堯舜之聖,得位而治,民克受賜於當時,禹、湯、文、武皆時而已,非所謂教補千古、法御無窮者。故禹没湯喪,生物塗地,孰愈乎周孔?立言天地俱久,五材萬類動悉其要,一日去之,中國不夷則狄矣。夫周公之法,制人者也;孔子之教,誨賢者也。祖述憲章,知堯舜至仁,桀紂至暴。歸其義,君臣治而家國寧,父子親而朋友信。後之及斯者,爲大賢;過斯者,爲不及。所謂亙萬世、終天地不復生,謂聖人也。李唐承平,爵我以王,禮我以王。禮我攸宜,爵我之王未正也。子王以道,弗王以位。舉諸道,王故久焉丘明,是以爲素臣子,於周王其尊矣。謂天子得曰王,孔子得曰王,暨嬴秦徧皇帝之號,距唐靡革。若四夷小酋長,或將帥之負勳者而王,爵代衆,獨孔子何爲尊?韓愈,唐臣也,誌詞於碑,不曰王曰孔子,旨其是矣。維絳,古晉之高壤,風物充饒,氓庶繁益。今其侈奉於佛,淫事乎鬼,俾夫子廟,雖國章下郡縣、告長吏,必完其宮,必欽其祭,咸不能備禮進儀。而屋隘堂隳,墟如不祀,祀將弗恭矣。咸平二年,朝請大夫、尚書□□□中、上柱國、譙國夏侯公濤來牧於茲,既恤其四窮,又安其四業,知化肅公簡,思欲葺祀事、行禮容,獨以夫子爲先。及廟象弗完,念新厥制,□□□□□□□□誰,曷德祀諭而靡脩?曷淫祀謫而靡廢?面賢識愚,肉食罔恥。吾將緣隙地以拓其垣堵,起崇堂以儼其貌服,構重樓、積羣書以誘其學。校架長廊□□□□□□食祭顧始誠未,孰予共之?衆庶詵詵,符緡百萬,輦土斤木,奉若公旨。四年,承奉郎、太常博士、河南梁卿昭璉,同執郡司,貳公之謨,請制如一,□□□□□□□公遂歸朝。嗚呼梁卿,上天厭賢,不幸而卒,於我廟事,墤焉弗興。五年,宣德郎、尚書都官員外郎、汾陽郭侯堯卿代公。而茲三賢同道其氣□□□望封維,寧斯效儗,南鬼西佛,各推教始。彼光佩儒業,豐守祿位,胡不思之甚歟?以是國朝用檢邦邑,淫祀誣宇,悉議除之,一穩一楹,盡削其識。《書》曰:「葛伯不祀,湯始征之。」則祀非後者也。且恕責無他,合中而已。既弗命祀而祀,辜乃如之;庶命祀而弗祀,辜亦如之,則四方孰我不供乎?移附刑書,則萬世孰我不供乎?君子曰:孔子沒,亘萬世終天地不復生,謂聖人也,可謂至聖矣;王以道,弗王以位,可謂正名矣;典祀著法,可謂制禮矣。垂一命未行,召試閣下,於故梁卿得崇朝硯席之遇。卿暨同理於絳,垂嘗掌法於解,與夏侯公以夫子廟辱指爲記,□□□兼扃,尋負報命。逮公歸卿卒,聖人之門,勉志而述,亦少補於故卿之意。固知夫子沒,不復生謂聖人也;又知李唐之封,非尊我也,□□□□□□□□□□不供也。語是三者,然辭質義膚,庶有成於理。
□□□□□□□□六月癸未朔二十八日庚戌重立。〔一〕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逸民𨁂(足夾)跌望集刻。
《山右石刻叢編》卷一二。又見《金石萃編》卷一三一,乾隆《直隸絳州志》卷一四。
〔一〕按碑文末題某某年「六月癸未朔……重立」,考真宗、仁宗之世唯天聖八年六月朔日爲癸未,蓋此年垂知絳州,追記咸平中重修絳州夫子廟事而立碑也。 | 《全宋文數據庫》 |
|
叢拓識別碼 | SR11621 |
叢拓題名 | 北宋絳州重修夫子廟記 |
叢拓類別 | 複本 |
叢拓子項 | |
數量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