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回饋Facebook Line Twitter 複製網址
五代及宋拓片
登錄號fsnrb02063
主要題名宋西京永安縣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
碑題
名稱種類
聖宋西京永安縣緱山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首題
西京永安縣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別稱
性質 道教
紋飾周刻花紋
書法楷書
語文漢文
高廣
類型數值單位
原拓192×90.5 cm
拓裱192.5×90.5 cm
裝潢托裱
撰文者謝絳
書丹者釋智成
篆額者王顧
立石者趙世長
印記
影像 印文 印主 位置
膠西柯氏藏金石文字 柯昌泗 下右
著作、立石時間
宋 北宋 仁宗 明道二年六月一日; 1033
出土地點
省份縣/市其他資訊備註
河南偃師
著錄
書名 冊別 頁碼
《全宋文》 卷411 頁58
影像原件
媒體類型檔案名稱/編號
數位影像全彩光碟代號: 109Y16b0015, 109Y08b0008
數位影像全彩壓縮光碟代號: 109Y08b72JS002, 109Y08b150JS002
照片
負片
02063:S2-019
釋文
內容出處
聖宋西京永安縣緱山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

朝奉郎尚書、度支員外郎、直集賢院、同判河南府、輕車都尉謝絳撰,將仕郎、守河南府右軍巡判官王顧篆額,豫章僧智成書。

夫大道希微而不可詰者,尸萬化之育而歸於自然;上帝杳冥而所以尊者,宅太虚之奥而藴於無迹。有生御辯,裁如委蜕;列真炳靈,歘若脱屣。是皆籍在仙品,格于殊鄉,茫乎邈焉,未易究極者矣。昇仙太子參華帝胄,遺榮少海,注瑟對暝臣之問,挹袂接浮丘之游。去龍樓於震宮,作鳳吹於洛曲。三年上賔於帝所,七日舉手於雲阿。陞右弼於玉晨,職金庭於桐栢。丹符素券,親受紫陽;空洞靈音,迭歌句曲。遺俗凝慕,逖聞吸日之謡;故山橫絶,綽有順風之拜。因是標槩,作爲叢祠,光塵藹如,區處增勝。唐天后聖曆中,親製紀勒,設置守衛,厥後靡易基兆,再新觀宇。年籥寖遠,壞梁不支,殿屋之餘,鞠爲宿莽。初,天聖四年,今西都分憲趙公以祠部郎中治園邑也,會出境上,即款廟庭。念高搆之衰,乘民政之隙,謀作大壯,以舍真像。公首損資用,及率籲里人,呂仲簡等相與佽助,聿來營之。粤自伻圖,迄于役罷,日力勿亟,夫家不勞。地爽且靈,蔚爲福庭,重陛叢楹,茲焉落成。山月林風,徘徊有待;雲璈玉簫,肸蠁如接。睟容淵穆而再儼,蜺仗棽麗而肅設。控衆真之妙境,奠景室之神隩。音徽未泯,軒臺西向而可畏;岸谷相變,靈光巋然而獨存。可與夫姑射仙山,人能飲露,建安舊壤,洲名墜馬者比焉。以余稔聞興茸,懼逸歲月,見咨譔述,不獲讓云時明道二年六月一日記。

中奉大夫、太常少卿、權西京留司御史臺、上柱國、天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趙世長建。孫將仕郎、守河南府永安縣尉垂祐同立。太原□□道刊字。助緣人進士□拱,學究趙靜、董正、馬驤,教練使呂若沖,姪仲宣,勾當人馮遂。

《偃師金石遺文録》卷八,清刻本。又見《金石萃編》卷一三二,弘治《偃師志》卷三,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四。
《全宋文數據庫》
叢拓識別碼SR11738
叢拓題名宋西京永安縣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
叢拓類別同原件
叢拓子項
次序拓片登錄號拓片題名
1fsnrb02063宋西京永安縣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
2fsnrb06994宋西京永安縣通天觀重修昇仙太子大殿記
數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