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回饋Facebook Line Twitter 複製網址
五代及宋拓片
登錄號fsnrb18811
主要題名後晉武官蔡州刺史周令武墓誌銘并序
碑題
名稱種類
[故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光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前蔡州諸軍事蔡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汝南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周公墓誌]銘并[序]首題
蔡州刺史汝南郡伯周令武墓誌別稱
周令武墓誌別稱
晉蔡州刺史周令武墓誌別稱
後晉蔡州刺史汝南郡伯周令武墓誌傅圖題名
性質 墓誌
書法楷書
語文漢文
高廣
類型數值單位
原拓63.5×62.5 cm
拓裱84×71.5 cm
裝潢托裱
撰文者張廷胤
著作、立石時間
五代 後晉 高祖 天福七年五月十四日卒; 942
五代 後晉 高祖 天福七年八月九日葬; 942
出土地點
省份縣/市其他資訊備註
河南洛陽
著錄
書名 冊別 頁碼
《北京圖書館藏墓誌拓片目錄》   第336面
影像原件
媒體類型檔案名稱/編號
數位影像全彩光碟代號: 96Y08b0029, 96Y16b0056
數位影像全彩壓縮光碟代號: 96Y08b72JS002, 96Y08b150JS003
釋文
內容出處
晉故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光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行蔡州諸軍事蔡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汝南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周公墓誌銘并序(周令武)
前義成軍節度館驛巡官將仕郎前攝河南府巡官秘書省校書郎張廷胤撰
敘曰:庖羲沒而神農舉,未耜爰興;炎帝殂而軒轅生,金木由作。則冬穴夏巢之代,一變於古風;圓首方足之徒,再明於書契。暨唐虞已降,周漢隆興,文物畢備於寰中,禮樂乃覃於域外,或有功王室,積慶私門。上〔一〕則遺美簡編,用光秘閣;下則勒銘貞石,俾煥玄扃。伸自家刑國之功,叶資父事君之道,冀存不朽,其在此乎?
公諱令武,字允和,涿州范陽人也。本姓姬,周之裔。曾祖諱〔二〕,高尚不仕。祖諱詢,高尚不仕。考諱佺,職至幽州節度押衙、盧臺軍使、贈檢校尚書左僕射,母清河張氏,追封清河郡太夫人。公家世北居燕甸,烈考歷職薊門,古先以開國承榮,後胤乃因封命氏,皆祖枝傍茂,姓派遠流。襲慶魯公,代濟匡扶之業;分榮漢相,□符締之勳〔三〕。此則略而書之,不可備而載也。公早抱雄圖,壯明奇策,勇概悉由於天受,威儀〔四〕不假於神傳,然有志四方,罷歸一望,遂策名戎府,建職藩維。前唐天祐初,劉氏之王燕邦也,公雅尚韜鈐,素明術略,書劍克光於祖德,弓箕不墜於家聲,竟署職盧龍,分管士仵。昭王贊國,樂君終別於燕臺;項羽失圖,韓信須歸於漢主。時唐莊帝居三晉也,將謀復宇,整切用軍,睹公有孫吳之才,委公領爪牙□□,詎勞階級,唯務得人。尋署河東押衙、右鐵林廂指揮使,超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公即竭力為臣,奮心事主,當創業開基之際,著南征北討之功。戰伐既多,位匪虛受,俄又轉右鐵林都指揮使、檢校尚書左僕射。攀龍鱗而附鳳翼,許仲康劍氣淩空;訓虎旅以練雄師,曹景宗弓聲徹漢。夷妖戡難,動合機鈐。同光元年冬,梁運才終,唐祚初啟,掃攙槍而寰宇無事,混車書而華夏畢同,玉律資和於舜朝,金鏡重明於漢道。莊帝以公勤勞王室,左右皇家,經綸□□以□心,濟活兆人而合德。顧南陽之耿鄧,錫號旌功;酬西漢之韓彭,進官表績。授協謀定亂匡佐功臣、檢校司空,餘如故。仍領禁軍,未離扈蹕。黃石公素書在目,每作箴規;田穰苴兵法居心,常為模楷〔五〕。邇後莊皇晏駕,明帝承祧,念沛中之□人,罷分七萃;捧堯庭之新命,出擁一麾。天成元年,除蔚州刺史,地控邊陲,境聯藩籍,妙得和戎之策,深明撫士之方。下車日新,布政斯遠。天成二年,改賜竭忠建策興復功臣、檢校司徒,除復州刺史,仍封汝南郡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改號疏封,歲月頻加於茂績〔六〕;列官任土,夙宵思〔七〕報於皇恩。公化俗誠堅,治民志切,教去華而務實,勸賣劍以買牛,刑政交施,風聲愈振。長興元年中,有詔指公罷朝象闕,就綰魚符,轉檢校太保、宿州刺史兼本州團練使,泗水連封,臨淮接境,是人物殷繁之處,乃舟車畢會之鄉。公上副□條,下蘇凋瘵,民即歌於襦袴,吏絕犯於絲毫,舒慘數年,風俗一變。解印赴闕,止未踰時,又捧明恩,別分□寄。應順元祀,除絳州刺史。清泰元年,進封開國子,加食邑二百戶。郡處六雄,位光五馬,盜賊去而十縣豐泰,暴虎渡而千里乂安。□伯棠陰,又繼當時之善政;孟嘗珠浦,復傳今日之清名。天福元年,主上之登極也,寰海息肩,方隅絕警,是祟德報功□□,乃頒綸出綍之秋,念公久有勳庸,又除博州刺史。公將辭輦轂,即襜帷,旋降制書,俾統禁衛,改除右神統武軍。秉象笏於金殿,密邇龍顏;樹牙旗於御營,不離鳳闕。當歲轉左神武統軍。天福二年,有敕除新澶州,截牽牛之渚,建杜預之橋,不日而成,自公之力也。主上嘉茲勤效,特示獎酬,轉檢校太傅,進封開國伯,加食邑二百戶。天福三年,自統軍出除蔡州刺史。桑中可詠,所歷俱同;陌上成陰,與往無異。在□日,屬釁生安陸,事起帥戎,唯此汝陽,實當衝要,黑稍與彤弓並進,戰車兼馹騎□馳。送去迎來,不失勤劬之節;輸忠納款,彌堅愛戴之情。仍充彼軍儲,給茲職凜,部下不勞於撓督,軍將已覆於逆城,賴公悉力傾心,多方設法,凡資國計,盡出家財。尋罷郡朝天,獻功就列,主上知其忠盡,諭而久之。天福六年秋,九有來王,八表通賮,鑾輿省方鄴下,委公巡警梁園,常輟寢以廢食,但忘家而憂國。未經周歲,詔至闕庭。馬伏波之功庸,寧稽拜將;班仲宣之志操,衹待封侯。無何,夢遘兩楹,釁生二豎,忽違耄歲,奄謝□時,即以天福七年壬寅歲五月十四日薨於東都私第,享年六十九。今龜筮叶從,良日有卜,便取其年八月九日遷神櫬葬於西京河南縣平洛鄉〔八〕朱陽村,從吉兆也。
渤海郡夫人高氏,閨儀有則,母道克彰。桓少君之重夫,良可比也;顧子通之敬婦,實亦宜然。罔違前哲之謀猷,雅契古人之糟粕。公有男五人:長曰霸崇,故充殿直,先公而殞,綿歷年祀;霸明,見充殿直;霸欽,前蔡州衙內都指揮使;霸能,前山南東道觀察支使;霸饒,前蔡州別駕。皆稟義方,盡明詩禮。仿陳寔之子,例號三君;同鄧禹之男,各習一藝。有女六人:長適益都符氏。次適莊帝〔九〕皇子,亦先公而亡。在室女妹不弱兒、不羨兒、蔡娘子等,言行諧和,舉止貞順,潔白稟閨房之秀,清明資林下之風,並著和柔,能遵家法。嗚呼!公五轉兵權,六提郡印,事累朝而險夷備歷,挺一心而終始不渝。名位益崇,階爵尤峻,被寵渥數代,非溫暖一身。長男頃列於朝行,次女早適於戚里。殊勳茂績,實顯赫於鄉閭;遺事故風,更輝華於耆舊。標儀雖泯,刊勒具存。廷胤文里小儒,簪裾後進。師涓坐上,徒矜濮上之音;夫子門前,難問斐然之作。蓋以謳吟肄業,敢將紀頌為辭,聊吐芳馨,謹為銘曰:
偉矣明公,周王之裔。英賢代生,祖宗翊世。志在韜鈐,心通書計。有則有儀,多才多藝。其一。早領貔貅,夙攀鱗翼。忠勤素稱,夷險備歷。功振天庭,名宣砂磧。歲寒自凋,始終無易。其二。繼捧皇恩,疊分符竹。貴而且德,滿而不覆。袴暖疲民,暄生寒谷。美哉史書,其善可錄。其三。八覲龍樓,常司虎旅。訓齊軍門,綱紀戎府。秀拔神情,汪洋氣宇。事留旅裳,績著衛羽。其四。官列星辰,位尊保傅。方當盛時,俄殞泉路。令問長存,姿容漸故。聖皇聞之,噫歟賵賻。其五。嗣子哀號,□埏□□。□魂已銷,草木微落。賓雁□□,秋風索索。葬□伊何,郊□是□。其六。

〔一〕上,全唐文補編作「出」。
〔二〕原拓空闕。
〔三〕此句當脫一字。
〔四〕威儀,全唐文補遺作「成□」。
〔五〕模楷,全唐文補編作「楷模」。
〔六〕茂績,全唐文補遺作「筏績」。
〔七〕思,全唐文補編作「感」。
〔八〕平樂鄉,全唐文補遺作「平洛鄉」。
〔九〕莊帝,全唐文補編作「莊宗」。
《五代墓誌彙考》
叢拓識別碼SR11379
叢拓題名後晉武官蔡州刺史周令武墓誌銘并序
叢拓類別複本
叢拓子項
次序拓片登錄號拓片題名
1fsnrb18811後晉武官蔡州刺史周令武墓誌銘并序
2fsnrb18872後晉武官蔡州刺史周令武墓誌銘并序
數量2